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大连商品交易所(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简称DCE)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四家期货交易所之一,自1993年成立以来,已经成为中国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发展历程、组织结构、交易品种、国际合作以及未来展望。
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2月28日,是经国务院批准并由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的四家期货交易所之一。自成立以来,大商所始终坚持规范管理、依法治市,保持了持续稳健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商所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全球第二大大豆期货市场。
大商所的主要功能是为市场提供期货交易平台,帮助各类市场主体进行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多年来,大商所通过不断推出新的交易品种和创新交易机制,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金融工具,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大商所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由全体会员组成。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常设机构,现有副理事长1人,理事14名,其中会员理事9名、非会员理事5名。理事会下设监察、交易、交割、会员资格审查、调解、财务、技术等7个专门委员会。
大商所领导班子现有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4人、总经理助理3人。总经理为交易所法定代表人。交易所设有办公室、交易部、交割部、结算部、技术部、信息部、规划研究部、市场发展部、法律事务部、监察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审计室、行政部等14个职能部门,并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3个派出机构,以及大连飞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大连商品交易所服务中心2个直属单位。
截至2024年,大商所共有16个期货品种和豆粕期权,包括玉米、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棕榈油、鸡蛋、纤维板、胶合板、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焦炭、焦煤、铁矿石等。此外,还上线了商品互换业务,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提供场外衍生品交易服务。
近年来,大商所积极推进新品种的研发和上市工作。例如,2022年6月10日,大商所乙二醇期权和苯乙烯期权注册成功;2023年4月,证监会同意大商所生猪期权注册;2023年10月,大商所原木期货和期权注册成功。这些新品种的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大商所的交易品种体系,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避险工具。
大商所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多家国际期货交易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意向书。近年来,大商所先后成为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和英国期货与期权协会(FOA)成员,并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等十多家境外期货交易所开展了全方位合作。
大商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并在韩国、马来西亚等地设立服务机构。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大商所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推动中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接轨。
大商所首倡“保险+期货”服务“三农”模式,并连续六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该模式通过引入保险机制,为农户提供价格保障,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大商所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引导54家期货公司、12家保险公司开展了359个“保险+期货”项目,实现赔付超过9亿元,惠及全国27个省的近112万农户。
为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市场之间的差距,大商所积极推进场外市场建设。2018年12月19日,商品互换业务正式上线,标志着大商所场外市场建设迈出重要一步。随后,大商所又相继上线基差交易、标准仓单交易和非标仓单交易业务,初步建立起既有期货和期权、又有互换的多元化衍生工具产品体系。
大连商品交易所作为中国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规范管理、依法治市的原则,保持了持续稳健的发展。通过不断推出新的交易品种和创新交易机制,大商所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金融工具,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大商所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境外市场布局,提升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展望未来,大商所将继续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的宗旨,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金融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多元开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的发展目标,大商所将加快实现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三个连通”战略布局。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商所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