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超短线交割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期货交易,通常持仓时间不超过几分钟甚至几秒钟。这种交易方式要求交易者具备极高的专注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以捕捉市场的短期波动获利。以下将详细探讨如何做好期货超短线交割:
- >技术指标的运用
- >MACD指标: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是一种常用的趋势跟踪指标,通过快线和慢线的交叉来判断买卖信号。在1分钟图上,当快线(通常是12日均线)上穿慢线(通常是26日均线)时,形成金叉,是买入信号;反之,形成死叉,是卖出信号。
- >布林带:布林带由中轨线和上下两条标准差线组成,价格接近布林带上轨时可能超买,接近下轨时可能超卖。在超短线交易中,可以利用价格触及布林带上下轨时的反转机会进行交易。
- >RSI指标:相对强弱指数(RSI)用于判断市场是否超买或超卖。当RSI超过70时,市场可能超买,可以考虑卖出;低于30时,市场可能超卖,可以考虑买入。
- >K线形态:K线形态如阳包阴、阴包阳等可以提供买卖信号。例如,在涨势中出现一根阳线后紧接着一根更长的阳线,表明上涨动能强劲,可以考虑做多。

- >动量交易策略
- >基于市场趋势的交易:动量交易策略依赖于市场的短期趋势,当市场上涨且动能强劲时买入,预期价格会继续上涨;当市场下跌且动能强劲时卖出,预期价格会继续下跌。
- >观察成交量:成交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市场的活跃程度和资金流向。价格上涨且成交量放大,视为强势上涨信号,可以考虑买入;价格下跌且成交量放大,视为强势下跌信号,可以考虑卖出。
- >均值回归策略
- >逆向操作:均值回归策略认为市场价格会围绕其均值波动,当价格偏离均值过多时进行逆向操作。例如,当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偏离均值上方时卖出;当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偏离均值下方时买入,等待价格回归均值时获利。
- >突破交易策略
- >关键点位突破:当价格突破前一段时间的高点或低点时,往往会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或下跌。投资者可以在价格突破这些关键点位时进行买入或卖出操作。
- >均线交叉策略
- >金叉与死叉:通过观察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如5分钟和15分钟均线,当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时,形成金叉信号,可视为买入时机;当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时,形成死叉信号,可视为卖出时机。
- >市场情绪与成交量策略
- >关注市场情绪:市场情绪的变化可以影响价格走势。当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大量投资者抛售时,可考虑逆向买入;当市场过度乐观,大量投资者追涨时,可考虑逆向卖出。
- >利用成交量变化:成交量的增加通常意味着市场情绪的改变和趋势的加速。价格上涨且成交量同步放大,可视为强势上涨信号,可以考虑买入。
- >日内特定时间交易策略
- >活跃时间段交易:在市场活跃的特定时间段内进行交易,如开盘后的前15分钟和午休结束后的前10分钟,这些时间段市场波动较大,容易出现交易机会。
- >持仓时间控制策略
- >设定持仓时间:严格控制每笔交易的持仓时间,如设定持仓时间不超过15分钟或30分钟,避免持仓时间过长导致风险增加。
- >事件驱动策略
- >新闻事件交易:密切关注与期货品种相关的重大新闻事件,如宏观经济数据发布、政策调整、行业动态等。当有利好消息公布时,及时买入相关期货合约;当有利空消息公布时,及时卖出相关期货合约。
- >突发事件应对:在市场出现突发事件导致价格剧烈波动时,迅速做出反应进行交易。但此类交易风险较高,需要交易者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快速决策能力。
此外,在进行期货超短线交割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心理准备:超短线交易对心理素质要求极高,需要保持冷静,不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影响。
- >持续学习:市场不断变化,交易者需要持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 >合理分配资金:不要将所有资金投入到一个交易中,合理分配资金,降低风险。
总的来说,期货超短线交割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交易方式,需要交易者具备扎实的技术分析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动量交易策略、均值回归策略、突破交易策略、均线交叉策略、市场情绪与成交量策略、日内特定时间交易策略、持仓时间控制策略和事件驱动策略,可以提高交易的成功率。同时,交易者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交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