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全称为“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票指数期货”“期指”,是一种以股票指数为标的资产的标准化期货合约。买卖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时期后的股票指数价格水平,在合约到期后,通过现金结算差价的方式来进行交割。
股指期货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由于股市波动剧烈,投资者急需一种可以对冲风险的工具。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了全球首个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此后,股指期货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股票买入后正常情况下可以一直持有,但股指期货合约有确定的到期日。因此交易股指期货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平仓了结持仓,还是等待合约到期进行现金交割。
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即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投资者不需支付合约价值的全额资金,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履约保证;而目前我国股票交易则需要支付股票价值的全部金额。由于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亏损额甚至可能超过投资本金,这一点和股票交易也不同。
在交易方向上,股指期货交易可以卖空。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因而股指期货交易是双向交易。而部分国家的股票市场没有卖空机制,股票只能先买后卖,不允许卖空,此时股票交易是单向交易。
在结算方式上,股指期货交易采用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交易所当日要对交易保证金进行结算,如果账户保证金余额不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否则可能会被强行平仓;而股票交易采取全额交易,并不需要投资者追加资金,并且买入股票后在卖出以前,账面盈亏都是不结算的。
股指期货的风险规避功能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反向操作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例如,担心股票市场会下跌的投资者可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票市场整体下跌的系统性风险,有利于减轻集体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影响。
股指期货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通过在公开、高效的期货市场中众多投资者的竞价,有利于形成更能反应股票真实价值的股票价格。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指令执行速度快等优点,投资者更倾向于在收到市场新信息后,优先在期市调整持仓,也使得股指期货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更快。
股指期货由于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度,交易成本很低,因此被机构投资者广泛用来作为资产配置的手段。例如:一个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机构投资者,认为近期股市可能出现大幅上涨,打算抓住这次投资机会,但由于投资于债券以外的品种有严格的比例限制,不可能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市,此时该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很少的资金买入股指期货,就可以获得股市上涨的平均收益,提高资金总体的配置效率。
当股指期货价格与其现货指数价格偏离很大时,就会产生买入(或卖出)一篮子成分股票,同时卖出(或买入)等值的股指期货合约操作。此外,不同期货合约之间、不同的期货市场之间也均有套利机会。股指期货套利功能不仅丰富了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工具,还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有利于缓冲集中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的恐慌性影响和股价的剧烈波动。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其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还促进了价格发现、提供了投资和套利机会、增强了市场流动性,并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这些功能共同构成了股指期货在现代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股指期货市场也将继续发展和创新。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多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以及更复杂的交易策略的应用。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和掌握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