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期货,作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不仅牵动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神经,也吸引着广大投资者的目光。郑商所玻璃期货2105和2106合约,作为近月和次近月的主力合约,其价格走势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当前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是:玻璃期货2105会不会跌?2106合约又将如何演绎?将从宏观经济、供给、需求、成本及市场情绪等多个维度,对这两个合约的未来走势进行深入剖析。
玻璃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价格走势与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度息息相关。2021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从新冠疫情中复苏,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这为大宗商品需求提供了基础支撑。在经济复苏的同时,全球通胀预期升温,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引发了市场对政策收紧的担忧。
在房地产领域,中央坚持“房住不炒”的总基调,并出台了“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管理等一系列旨在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持续深入,无疑将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和开发节奏产生影响,进而传导至玻璃等建材的需求端。如果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或竣工周期不及预期,将对玻璃需求形成压制。地方政府在环保、能耗双控方面的政策执行力度,也可能阶段性影响玻璃生产企业的开工率和产量,从而对价格产生短期冲击。在分析玻璃期货2105/2106合约走势时,必须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边际变化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
玻璃的供给端主要受产能、库存和生产成本三个因素影响。从产能来看,近年来浮法玻璃行业新增产能受到严格控制,但部分老旧产线冷修后复产,以及技术升级带来的单线产能提升,使得整体供应能力保持相对稳定。在2021年,行业内冷修和点火并存,供给端呈现出结构性变化。需要关注的是,环保政策的趋严,特别是北方地区在采暖季的限产措施,可能在特定时期对供给造成阶段性收缩。
库存水平是衡量供给压力的重要指标。玻璃库存分为厂家库存、社会库存(贸易商库存)和港口库存。如果厂家库存持续累积,表明产销不畅,市场供应过剩,将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反之,库存持续去化,则预示需求旺盛,价格有望上涨。对于2105/2106合约而言,其交割月前的库存变化尤为关键。
生产成本是玻璃价格的“地板”。玻璃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纯碱、石英砂,以及燃料(天然气、重油、煤制气等)。2021年以来,纯碱等化工品价格波动较大,燃料成本也受到国际能源价格和国内环保政策的影响。如果原材料和燃料价格持续上涨,将推高玻璃的生产成本,从而对玻璃价格形成较强的成本支撑,使其下跌空间受限。反之,成本回落则可能打开下跌通道。
玻璃需求的核心驱动力始终是房地产市场的竣工周期。与房地产开工相比,玻璃的需求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