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期货市场并非所有品种都提供夜盘交易,这给习惯于夜盘交易的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催生了一种策略,即利用没有夜盘的品种进行日内交易,同时关注有夜盘的品种,以便在夜盘时段对冲风险或寻找新的交易机会。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抓住日内波动,并利用夜盘品种进行辅助操作。
没有夜盘的期货品种,其日内波动往往更加集中和明显。由于缺乏夜盘时段的连续交易,隔夜消息和事件的影响会在开盘时集中释放,导致开盘波动较大。当日交易结束后,所有未平仓合约都必须等待第二天开盘才能继续交易,这也可能加剧日内波动。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开盘价、收盘价以及日内的高低点,并结合成交量和持仓量的变化,来判断市场的短期趋势和潜在的交易机会。例如,早盘如果出现大幅跳空高开或低开,通常会伴随较大的成交量,此时可以考虑顺势操作,但要注意控制仓位,防止出现反转。由于没有夜盘的缓冲,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会直接体现在第二天的开盘价上,因此需要及时关注相关新闻和消息,做好风险管理。
并非所有无夜盘的品种都适合进行日内交易。选择合适的品种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流动性好、波动性适中的品种更适合日内交易。流动性好意味着更容易进出场,减少滑点成本;波动性适中则意味着有足够的交易机会,但又不会过于剧烈,增加交易风险。例如,农产品期货中的一些品种(如早籼稻、晚籼稻)可能流动性较差,不适合高频的日内交易。而一些工业品期货,虽然没有夜盘,但如果受到宏观经济数据或行业政策的影响较大,波动性可能过高,也不利于稳健的日内交易。需要对不同品种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风格的品种。
虽然主要策略是利用没有夜盘的品种进行日内交易,但夜盘品种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选择与无夜盘品种相关性较高的夜盘品种,可以用于对冲日内交易的风险,或者在夜盘时段寻找新的交易机会。例如,如果日内交易的是某个农产品期货,可以选择相关的农产品夜盘品种进行对冲,以降低隔夜风险。或者,如果预期某个宏观经济数据会在夜盘时段公布,可能会对日内交易的品种产生影响,可以提前在相关的夜盘品种上进行布局。需要注意的是,对冲策略并非完全消除风险,而是降低风险敞口,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对冲比例。
日内交易需要快速做出决策,因此技术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技术指标包括均线、MACD、RSI、KDJ等,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的短期趋势和超买超卖状态。同时,基本面分析也不能忽视。基本面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的长期趋势和潜在的影响因素。例如,如果预期某个农产品期货的产量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可以提前关注相关信息,并在日内交易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将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相结合,可以提高交易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日内交易的风险较高,因此风险管理至关重要。要设定止损点,一旦价格触及止损点,立即平仓,避免损失扩大。要控制仓位,避免过度交易。一般来说,单笔交易的风险不应超过总资金的1%-2%。要保持冷静的心态,避免情绪化交易。日内交易需要快速做出决策,情绪化交易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要定期总结交易经验,不断改进交易策略。只有不断学习和总结,才能在日内交易中取得成功。
程序化交易可以帮助投资者提高交易效率和执行力。通过编写交易策略,可以自动执行交易指令,避免人为的情绪干扰。程序化交易可以进行回测,验证交易策略的有效性。程序化交易并非万能,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策略,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于没有夜盘的品种,程序化交易可以更有效地抓住日内波动,并在收盘前及时平仓,避免隔夜风险。同时,程序化交易可以监控多个品种和指标,及时发现交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