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第19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此次大会以“发挥期货市场功能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机构代表的参与,共同探讨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与机遇。
在主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期货市场如何更好地发挥功能展开了深入讨论。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重要功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准确的价格信号,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同时,风险管理功能也有助于企业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在会上强调了期货市场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的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和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需求。
本次大会设置了“科技赋能期货行业发展”分论坛,重点探讨了科技在期货行业的应用和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已经成为推动期货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为期货交易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服务。
在分论坛上,监管部门、学界、科技厂商等各方代表分享了科技在期货市场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实践经验。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趋势,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交易和风险控制,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好的投资体验。
在当前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是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大会上,与会嘉宾就如何加强期货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进行了深入交流。一方面,监管部门要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规则,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期货经营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客户资金安全和市场的稳定运行。
此外,投资者教育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期货交易,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投机。
对于期货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期货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期货市场将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展业务领域,加强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合作与联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
同时,期货市场也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通过引入境外投资者和推出国际化的期货品种,提高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